课时教学设计
课题 | 羿射九日 | 课型 | 讲读课文 | |||
总用时数 | 2 | 本节课时 | 1.1 | 时间 |
| |
三维 教学 目标 | 1.认识“射、值”等12个生字,会写“觉、值”等9个生字,会写“东边、光明”等16个词语。 2.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。 3.了解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,感受中国特有的文化。 | |||||
教学 重点 | 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。 | |||||
教学 难点 | .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。 | |||||
教学 方法 策略 | 讲授法 | |||||
教学 媒介 手段 | 课件 | |||||
板书 设计 或 知识 导图 |
| |||||
教学内容与导学流程 | 修订补充 | |||||
一、图片导入,激发兴趣 1.同学们,我国古代有很多英雄,他们为人类付出了很多。今天就让我们认识一位伟大的英雄,他就是羿。课件展示后羿射日的图片,这是一位神箭手,他为人类做出了什么贡献?就让我们走进课文,去看一看吧!(出示课件2) 2.板书课题《羿射九日》 二、会读生字,学生质疑 1.教师运用课件出示本课的会认字,会写字,教读学生读音。(出示课件3) 会认字:射 值 熔 艰 箭 裂 窜 炎 庄 稼 滋 腾 会写字:觉 值 类 艰 弓 炎 害 此 教师指导重点字读音:稼读四声,不能读成一声。 觉是个多音字,有jué 和jiào两个读音,在本课“觉得“一词中,读成juè。 2.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。 3.指名反馈,教师归纳问题,并出示:(出示课件5、6) (1)后羿为什么射日? (2)后羿怎样射日? (3)结果怎样? 4.鼓励学生读课文解决问题。 教师归纳:(1)十个太阳觉得轮流值日没意思,就一块出来了,使人们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。 (2)翻过九十九座高山,趟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。登上大山,搭上神箭 拉开神弓对准太阳就是一箭。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,噗噗地掉在地上。 (3)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,最后一个太阳躲到大海里,大地又恢复了生机。 |
| |||||
教学内容与导学流程 | 修订补充 | |||||
1.指导反馈:后羿为什么要射日? 2.范读第1-3自然段。 3.齐读第3自然段。 4.教师提问:(出示课件7)人们的日子是怎样的?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。(艰难) 禾苗被晒枯了,土地被烤焦了,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,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。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。(板书:起因: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,人类的日子很艰难) 你的心怎样?(难过、同情)带着这种感情自由的练习朗读。 5.教师提问:你能从第2自然段找到一个描写太阳的比喻句吗?(出示课件8) 十个太阳像是个大火球,炙烤着大地。 教师提示:作者把太阳比喻成了大火球,“炙烤”指在火上烤,形象地说明了天气非常炎热。
7、大声朗读课文第4-6自然段,回答下列问题:(出示课件13) (1)后羿射日的经过是怎样的? 预设:翻高山 蹚大河 登上大山 搭上神箭 拉开神弓 (2)最后一个太阳为什么没有被射中?(出示课件14) 预设:这个太阳害怕极了,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。 把太阳害怕被射中的惊慌的样子写活了。 慌慌张张属于AABB式词语,这样结构的词语还有:干干净净,明明白白等。
|
| |||||
教学内容与导学流程 | 修订补充 | |
(3)后羿为什么决定留下最后一个太阳? (出示课件15) 预设:没有了太阳,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,庄稼就不能声张,人类和动物也没法活下去。(板书:经过:羿射下了九个太阳,留下了一个) 3.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,了解羿射九日后人类的生活变化。(出示课件16) 预设:土地滋润,花草树木繁茂,江河奔腾欢唱,勃勃生机(板书:结果:大地上重新现出了生机勃勃) 三、结合课文,分析人物 默读全文,边读边想:后羿是个怎样的人?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?(出示课件17) 羿是个勇敢、坚强而且非常聪明的人。他看到人们生活艰难,毅然决定射日,他翻山越岭,历尽千辛万苦,当射掉九个太阳的时候,他停下了,想到,要是没有太阳,人类和动物也没法活下去,体现了他的聪明。 四、指导书写 觉:的部首要和“党”的部首区别开来。 值:是左右结构,右边的是“直”里面有三横。 |
| |
教 后 感 |
| |